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奔驰官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奔驰官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奔驰官网查配件怎么查?
你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软件。因为汽配的价格涉涉及商业秘密,想要一次查询所有汽车配件的价格,基本不可能。但是,可以选择去查看汽车品牌的官网,就可以找到配件的价格,当然,也可以直接去实体店进行购买。是否是原装就要选择大厂商,有资格认证的。
奔驰官网怎么看选装?
奔驰E级可以选配轮毂,许多客户将原本18寸的轮毂选成19寸,甚至20寸。
轮毂改装规定:
首先可以改装机动车辆轮毂的颜色,也可以改装轮毂的样式,都是属于正常的情况,但不能够直接更改轮毂的尺寸,更改车辆轮毂尺寸之后,还需要更改轮胎型号,并且要办理备案登记手续,否则,机动车辆上路行驶将是与违法行为。
轮毂的作用:
机动车辆的轮毂是连接车身与轮胎的有效零部件,使机动车辆行驶至关重要的零部件,一旦车辆轮毂出现了损坏,车辆将无法正常的运行,如果在行驶的时候出现损坏,会导致机动车失控,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
第一步 打开奔驰官网,选择车辆然后,选择你感兴趣的车款,在车款右下方一个键,就可以开始你的选装订制啦。
先选择的是外观部分。 不同的颜色选择,有的颜色要加价,右侧有不同的轮毂选择,大的轮毂自然也要加价。
选择好了外观后,开始选装内饰。内饰部分,首先要选择的是内饰的颜色和木纹。
奔驰事件,官方应对举措连连失控,且被车主打了“七寸”,奔驰官方为什么会如此失败?
本来真不打算再谈这个事件了,因为该谈的都谈尽了.......不过如今问答的汽车版已经被屠版,我也就借着这个问题,顺便谈谈汽车商业链的问题。
题主显然是对汽车业的构架不是太明了的,事实上题主所谓的被打了七寸、连连失控的“官方”并非是奔驰厂家的官方,我跟大家仔细区分一下:
对女车主同情羞辱的“官方”是店方代表。
这是奔驰经销商的女高管“官方回答”,不是奔驰厂家的官方回答。
提出“不向经销商及客户收取任何金融服务费”的声明才是正儿八斤最靠近奔驰厂商的官方发言。
这里我就跟大家科普一下厂家和4S店的关系:
厂家/主机厂(爸爸)→4S店(儿子)→二级网点(孙子)
4S店→客户
二级网点→客户
4S店销售端的利润基本来自于厂家给到4S店完成业务后的销售返点,同时负责车辆售后。
奔驰主机厂并不参与销售,面对客户的就是4S店,同时4S店在车上的利润来自于奔驰的返点,具体到某车型给百分之多少的返点(这里就不细说了)-------而这个返点就是4S店能给到客户优惠的极限值。
4S店销售端的利润单一,怎么办?开源节流。节流不用说了,就是与客户关于优惠的谈判;那么开源的手段就很多了,比如:
一.爆款车型的加价利润
二.精品销售利润
三.绑定服务利润,其中,绑定服务利润又包括如下:
1.指定保险的保险返点利润
2.上牌服务费利润
3.金融服务费利润
4.二手车差价利润
其中,大家一定要注意了,这是关于你下次去4S店的底气所在:
1.厂家严禁4S店私自加价
2.厂家严禁4S店私收金融服务费
那么,有人会问了,4S店加价了、收金融费了,也没辙啊!错,是有办法的。奔驰、宝马、奥迪这三家厂商,在近年(十年内),最在乎的一件事就是客户满意度。因此,在BBA的售后过程中,大家会随机接到400+开头的电话,并对你进行满意度调查。
400的满意度回访是厂家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的回访调查,是独立于4s店和厂家之外的,最接近公平的中立单位
这个调查一定要注意了,这是钳制无良4S店最有力且最有用的时间。为什么?因为如果厂家满意度调查不合格的话,4S店的当季/当年返点就没了,这对于4S店是动辄数百数千万的损失。
当然了,我们值得肯定的是这次涉事4S店的丧心病狂。车主向奔驰厂家投诉了吗?投诉了,但为什么没有效果呢?------涉事4S店欺上瞒下了,怎么欺上瞒下的?
给厂家提供的电话不是车主的电话。
4S店单方面宣布对厂家(对外)表示和解。
这里还需要提的一点是,厂家客服系统在得到利之星的“瞒报”之后。并未进行24小时的反馈调查,从这点上,厂家的客服无疑是在渎职。
说实话,我实在不理解西安奔驰这种奇怪的操作,说到底,车漏油出了问题,是谁的问题?是厂家的问题,大多数4S店,包括我也处理过类似事件-------直接上报厂家就完事了,要么报废车辆折价卖,损失自己兜着;要么厂家责成退款/退车,损失平摊,不管是哪种方式,实际上车主都能接受。
但为什么4S店选择了最蠢的拖字诀呢?底子不干净啊!
这里我提一下,像BBA这种级别的4S店,基本上少有个人独资能承办的,厂家本身就需要对经销商资质经行评定,所以能拿下4S店的一般都是集团化的公司---------因此,我很怀疑,是不是4S店上报给集团的合同与客户的合同不一致?最为有利的证据就是4S店收的金融服务费走的是私人帐户。
大凡集团化的企业对于销售过程中走私帐是绝对禁止的,只有在准备暗手侵吞的情况下,才会走的私帐---------这一点就很能说明利之星4S店的问题了。
当然,这里还得提一句,使用满意度和厂家投诉的方式维权,前提条件是品牌档次要高,其次,要盯死了销售在填报车主电话的时候是不是填的是自己的-。
事情到了这个位置,我们可以放肆且愉快的围观了:利之星不但要接受监管部门的调查,同时也因为祸害奔驰一定会被暴怒的厂家爸爸教育-------最起码一年数千万的返点是不用想了。
奔驰事件,官方应对举措连连失控,且被车主打了“七寸”,奔驰官方为什么会如此失败?
最近,一位女博士在西安利之星花66万够买奔驰,还没开出门就变报废车的事件,在网络上闹的沸沸扬扬。此次事件之所以会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可以说完全是奔驰公司和奔驰的销售公司西安利之星仗势欺人,不把消费者放在眼里的结果。
由于媒体的曝光,该事件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经济纠纷,而是上升到了社会问题的层面。工商局等部门已经介入调查,无论结果如何,对于奔驰公司和西安利之星的影响绝对是巨大的。
奔驰和利之星官方之所以会被车主打七寸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根本没有真正拿出解决事情的态度来。前期本来退款或者就可以解决的小事,现在看来是不可能再通过以上两种方法解决了。如果被调查出来是官方以次充好,女车主将会得到三倍的赔偿。而且还有一笔不知去向的金融服务费,如果被追查出来是某些幕后人员肆意操作的话,还很有可能将他们都绳之以法。
截止目前为止,无论是西安利之星还是奔驰都没有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态度。前期官方发文称对女车主道歉并达成和解已经被女车主官方辟谣,真的是非常打脸。而且女车主在今日还收到了不明人员的恐吓威胁。相信但凡是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这么解决问题。无论是西安利之星还是奔驰官方对于此次事件的应对举措绝对是非常失败的。
应对举措失败还有一个绕不开的原因,那就是他们官方压根就不占理。如果腰板够硬就不会出现被打七寸的情况。
此次事件之所以倍受关注,除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之外,还折射出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此次奔驰事件绝对不是个例。之前肯定还有很多的消费者在购买车时遭遇到了类似的不公平对待。只不过没有被媒体曝光被社会所关注而已。这次事件的热度如此之高,相信背后肯定有很多的买车人产生了共鸣。
如果奔驰官方或者西安利之星,从一开始就认真对待消费者,而不是拿出各种理由搪塞消费者,就不会出现今天的局面。希望奔驰官方可以吸取教训,拿出解决事情的态度和方法,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镁客网~~
奔驰已处于舆论漩涡,从国家级媒体到众多自媒体已经对准奔驰“开火”。面对外界的质疑,奔驰官方至今却只发了一直公告,撇清与利之星的关系,称是利之星所作所为和自己没有很大关系。看来,奔驰的公关不太合格。
先是只被质疑汽车质量问题,后延伸到金融服务费欺诈消费者问题,现在已经深入到偷税漏税问题了。市场监督、银保监会、税务机关等政府机构已纷纷发声,表示要严肃调查这一事件。
奔驰官方何尝不知道4S店的乱象?只是它们不想和销售渠道关系搞僵而已,毕竟生产出来的车不能自己亲自去卖,还得依靠销售渠道才能赚到消费者白花花的银子。根据央视财经频道记者的暗访,全国4s点一片乱象,普遍巧立名目乱收费,包括什么金融服务费、上牌费、检测费、提车费、保养费,等等,不一而足。
奔驰之所以对这次西安维权事件不愿意多发声,原因有多个。比如,第一,现在全国舆论汹汹,奔驰不想触犯众怒,万一说出话会被穷追猛打。第二,跨国巨头企业在华有一种天生的尊贵感,对消费者的正当利益漠视。我国市场已经多次出现类似的时间,外国品牌都是态度冷淡,最为明显的一次是三星note7爆炸事件。那时中国消费者被认为是“二等消费者”,不被尊重。第三,奔驰及其销售渠道确实存在违法问题,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自己辩护,否则会papa打脸,会死的很难看,所以宁愿选择沉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奔驰官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奔驰官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